锂电池正极坍缩

2022年2月3日 · 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磷酸铁锂的充放电原理,优化合成路线,并尝试包覆、掺杂改性等方法提高材料性能。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努力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 作为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正极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性能指标;因此,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占据核心地位。 磷酸铁锂4是一种比较优秀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具有成本低、

遥遥领先

为什么超1000+客户 信赖 我们

专业团队

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能源专家,确保为您提供最佳储能解决方案。

先进技术

采用最前沿的微电网储能技术,保证高效与稳定的电力供应。

定制化方案

根据您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适合的储能系统。

全天候支持

我们提供24/7的技术支持,确保您的系统始终高效运行。

高效节能

提供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靠保障

我们的储能系统经过严格测试,确保长期稳定与安全的运行。

客户评价

客户如何评价我们的太阳能储能解决方案

5.0

“自从安装了他们的太阳能储能系统,我们的能源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电力成本显著降低,整个过程顺利且无缝衔接,非常满意!”

4.9

“他们提供的定制化太阳能储能解决方案完美契合我们的需求,技术团队专业可靠,帮助我们实现了全天候稳定的电力供应。”

5.0

“这个太阳能微电网储能系统不仅环保高效,还帮助我们优化了能源使用,服务支持也非常及时到位,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立即行动!

立即开启您的智能微电网储能之旅,与我们一起实现能源管理的全新突破。

应用场景

客户案例

海岛上的智能太阳能微电网解决方案

通过部署先进的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这个偏远海岛成功克服了电力供应挑战。该系统将太阳能与高效储能技术结合,确保在电网断电的情况下,岛屿的居民和游客仍能享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实现真正的能源独立。

了解更多

偏远山区的太阳能微电网电力保障

在偏远山区,我们的太阳能微电网储能系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即便在极端天气和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系统依然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保障,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有效保护了脆弱的自然环境。

了解更多

私人度假别墅的绿色太阳能储能方案

这座私人度假别墅采用我们的太阳能微电网储能解决方案,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用于日常电力消耗,实现了绿色环保的能源使用方式。即便远离市电网络,也能确保度假别墅享有现代化、舒适的生活体验。

了解更多

锂离子电池LiFePO4正极材料缺陷及改性方法综述

2022年2月3日 · 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磷酸铁锂的充放电原理,优化合成路线,并尝试包覆、掺杂改性等方法提高材料性能。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努力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 作为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正极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性能指标;因此,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占据核心地位。 磷酸铁锂4是一种比较优秀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具有成本低、

阅读更多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014年6月23日 · 摘要含有三种过渡金属元素的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 简称三元材料)作为最高有商业化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和工业界广泛关注, 有望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正极活性物质. 本文对几种主要组成的三元材料(111, 523, 424, 811)的合成工艺、材料掺杂和表面包覆改性、电解液匹配三方面的最高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商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展

阅读更多

高压锂电池正极电解质界面研究进展

2023年8月30日 · 摘要: 提高电池的截止电压上限可以显著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高截止电压也会导致正极材料在高压下发生不可逆相变和副反应,从而损害电池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一个稳定的正极电解质界面(CEI)在提高电池性能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阅读更多

Nature子刊:颗粒内裂纹是锂离子电池的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在

2017年1月26日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 Ji-Guang Zhang 和Chong-Min Wang 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文,题为" Intragranular cracking as a critical barrier for high-voltage usage of layer-structured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详细观察NMC333层状正极材料中的裂

阅读更多

(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4年4月1日 · 通过改进正极 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以及掺杂和杂化技术等,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方位性。 此外,表面 涂层和二次粒子改性、粒径和形貌控制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正极材料的改进研究中。 尽管在正极材料的改进中存在 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的平衡问题,但通过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最高优化的正极材料,以 推动

阅读更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索鎏敏研究员:二元复合富锂正极及其

2024年11月5日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索鎏敏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将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LiMn2O4 预锂化并与NCM811复合的混合富锂正极,为延长AFLMB的寿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其中,预锂化LMO既是预锂化试剂,也是电化学活性正极材料。 在首周充电过程中,作为预锂化试剂的Li2Mn2O4释放出多余的Li沉积至负极侧并可逆地转化为LiMn2O4。 与NCM811不同,在深

阅读更多

铜颗粒在锂电正极引发电池内短路的机理研究

2022年6月8日 · 通讯作者:欧阳明高院士 通讯单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系统地研究了正极侧铜颗粒污染物引发的内部短路机制,内容包括缺陷电池的电压变化及短路电阻、铜颗粒对电极及隔膜的形貌影响、铜颗粒引发的短路机理、模拟风险评测等,为预防和识别铜颗粒污染物提供了

阅读更多

锂离子电池的老化机制—正极老化

2022年1月29日 · 电池在 过充电 时,大量的锂离子脱出正极,造成材料的剧烈相变,结构坍塌。 图三显示了在嵌锂过程中宿主材料的材料相变图。 使用ADF-STEM图像技术显示了一个锂化二硫化钼薄片的结构。 其中包含三个不同的区域:I-θt=0°的双层区域 (浅绿色)、II-θt=24.5°的双层区域 (蓝色)、和一个单层区域 (绿色)。 充放电引起的循环应力也会导致一种被称为 结构失稳

阅读更多

性能衰退的元凶?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氧空位的扩散和凝聚

2019年6月10日 · 近日,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院(UNIST)的Sang Kyu Kwak和Jaephil Cho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发表了"Oxygen vacancy diffusion and condensation in Li-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的最高新研究。 该工作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的结合探索,首次提出"LIBs正极材料容量衰减与TM本征缺陷-氧空位(OVs)的动力学

阅读更多

新材料学院潘锋/赵庆贺团队应邀在Joule撰文对锂电池正极

2024年9月13日 · 对更高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的追求推动了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层状正极材料(包括三元和钴酸锂(LiCoO2)),因其成分多样性高、电化学性能可调而受到广泛关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