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长安汽车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新能源方面,"缺芯贵电"迅速转化为产能过剩。 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GWh-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必将
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能源专家,确保为您提供最佳储能解决方案。
采用最前沿的微电网储能技术,保证高效与稳定的电力供应。
根据您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适合的储能系统。
我们提供24/7的技术支持,确保您的系统始终高效运行。
提供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储能系统经过严格测试,确保长期稳定与安全的运行。
“自从安装了他们的太阳能储能系统,我们的能源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电力成本显著降低,整个过程顺利且无缝衔接,非常满意!”
“他们提供的定制化太阳能储能解决方案完美契合我们的需求,技术团队专业可靠,帮助我们实现了全天候稳定的电力供应。”
“这个太阳能微电网储能系统不仅环保高效,还帮助我们优化了能源使用,服务支持也非常及时到位,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立即开启您的智能微电网储能之旅,与我们一起实现能源管理的全新突破。
通过部署先进的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这个偏远海岛成功克服了电力供应挑战。该系统将太阳能与高效储能技术结合,确保在电网断电的情况下,岛屿的居民和游客仍能享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实现真正的能源独立。
了解更多在偏远山区,我们的太阳能微电网储能系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即便在极端天气和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系统依然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保障,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有效保护了脆弱的自然环境。
了解更多这座私人度假别墅采用我们的太阳能微电网储能解决方案,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用于日常电力消耗,实现了绿色环保的能源使用方式。即便远离市电网络,也能确保度假别墅享有现代化、舒适的生活体验。
了解更多6月21日,长安汽车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新能源方面,"缺芯贵电"迅速转化为产能过剩。 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GWh-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必将
阅读更多2024年7月22日 · 在新体系电池和铁锂电池的上下挤压下,三元系电池只能在高档市场寻找空间,高性能的高镍三元配合多种安全方位技术、半固态技术等,形成高安全方位、高性能的动力电池系列,在部分高性能豪华车上占据一席之地,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三元系电池必将被铁锂
阅读更多2024年3月12日 · 到2023年,以有实际订单及出货的电池企业设备产能计算(可视为前一二线梯队企业),已超过1.5TWh(如包含未有出货产能将超过2TWh), 市场需求按照中国国内锂电企业动力及储能电池出货量计算的话,23年大概850GWh左右,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57
阅读更多2024年4月11日 · 宜昌猇亭华麟钛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人们紧盯自动化生产线,全方位力以赴以赴赶制生产 受新能源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等影响,去年以来,氢氧化锂、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产销价格出现倒挂,其中碳酸锂由2023年初的58万元每吨,骤跌至 10万元
阅读更多2023年9月26日 · 今年7月,昊朔科技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在湖北十堰建成投产,总投资31.5亿元,可年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0万吨;丰元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20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高能正极材料项目等;龙蟠科技旗下
阅读更多2024年1月7日 · 在固态电池领域,重金投资项目也相继公布:昊威新能源计划100亿元在重庆潼南加码固态方形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清陶能源分别规划了100亿元和70亿元的固态电池项目,分别落地四川成都和内蒙古乌海落地;高乐股份拟20亿元在浙江义乌投建2GWh纳米固态
阅读更多2023年12月30日 · 高工产业研究院12月初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的利用率从2022年的超75%下降到今年的平均不足65%。 行业产能过剩叠加马太效应,动力电池市场的淘汰赛加剧。 从2023年5月开始,国内有多家电池厂商宣布停产,包括松下蓄电池(沈阳)工厂、明冠新材、厚能股份、宝能汽车旗下动力电池项目昆山聚创新能源,等等。 11月底,在国内装机量排名前15
阅读更多2024年7月1日 · 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已成为中国制造迈向高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象征,但其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的讨论。
阅读更多2024年2月18日 · 据预计,到2025年国内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1000GWh,目前行业的产能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出现了严重的过剩,产业必将回归到理性状态。 记者了解到,随着产能快速扩张,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指标堪忧。 来自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锂电产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跌破50%。 "动力电池价格从2023
阅读更多江津区新能源电池 产业再添重量级项目!10月10日,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工业园的年产3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西南基地项目正式开工。据介绍,这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高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将助力江津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光伏产业园
阅读更多2023年12月28日 · 临近岁末,颇有反差性的一幕在储能电池行业中上演:一边是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另一边,多家头部厂商却在纷纷扩产。 12月7日,海辰储能举办重庆基地一期一阶段项目投产仪式。
阅读更多2023年12月28日 · 临近岁末,颇有反差性的一幕在储能电池行业中上演:一边是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另一边,多家头部厂商却在纷纷扩产。 12月7日,海辰储能举办重庆基地一期一阶段项目投
阅读更多2024年6月28日 · 全方位球锂市场过剩的现象正在逐步加剧。根据S&P Global的最高新锂市场展望,预计2024年锂市场过剩将达到3.8万吨碳酸锂当量(LCE)。 而兰钧新能源324Ah动力电池 等适配新能源重卡需求的产品已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在纯电重卡、换电重卡、电动船舶
阅读更多6月21日,长安汽车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新能源方面,"缺芯贵电"迅速转化为产能过剩。 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GWh-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必将回归到理性状态。 对于"产能严重过剩"一说,宁德时代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6月21日,宁德时代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称,产能结构性过剩
阅读更多2023年6月28日 · 随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的放缓,锂电产能过剩问题再度成为业界人士讨论的热点。日前,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在一场行业会议上表示
阅读更多2023年12月30日 · 高工产业研究院12月初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的利用率从2022年的超75%下降到今年的平均不足65%。 行业产能过剩叠加马太效应,动力电池市场的淘汰赛加
阅读更多2023年12月24日 · 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淘汰赛" 如果说2022年的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给了生产商直接压力,那来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在此基础上又给了动力电池企业重重一击。整个2023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都被"价格战"所笼罩。
阅读更多2017年3月22日 · 骆驼股份去年底宣布,首期1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线开始满负荷运行。按照规划,骆驼股份将继续建成总计4GWh的动力电池产能。 宁德时代、骆驼股份的做法仅仅是这轮动力电池产能扩张的缩影,国内几乎所有的动力电池企业都已经或计划
阅读更多2024年10月31日 · 此外,尽管目前市场上六氟磷酸锂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多氟多仍在投资扩产。就在9月,公司公告披露,与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资经营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河南多氟多昆仑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其中多氟多货币出资9000万元,出资占比90%。
阅读更多2024年7月20日 · 规划中的产能会因为资金、预期收益率、审批等诸多问题无法兑现,比如LG新能源在6月28日宣布暂停美国亚利桑那州储能电池工厂的建设;松下取消
阅读更多2024年7月22日 · 在新体系电池和铁锂电池的上下挤压下,三元系电池只能在高档市场寻找空间,高性能的高镍三元配合多种安全方位技术、半固态技术等,形成高安全方位、高性能的动力电池系列,在部分高性能豪华车上占据一席之地,而能量密度
阅读更多3 小时之前 · 一方面,废旧电池货源不足,质量难以评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另一方面,市面上电池结构不一,也给回收拆解带来了技术难题。回暖信号正释放
阅读更多2024年10月22日 · 这折射出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所面临诸多挑战中的一个切面——产能过剩的"魔咒"。 目前,新能源有哪些值得特别关注的技术进展?这个市场如何才能达到更平衡的供需关系?相关各方如何更好地合作?
阅读更多2024年6月30日 · 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已成为中国制造迈向高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象征,但其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产能过剩
阅读更多2024年7月1日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普遍在80%左右,处于正常水平,并不存在产能过剩。锂电池和光伏方面,虽然产能利用率明显下滑,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但更多是阶段性和结构性供需失衡,扩内需、布局出海等措施或可以应对。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已成为中国制造
阅读更多2024年2月8日 ·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为51.6%,2023年降至41%,到2025年很可能降至35%左右。 业内普遍认为,一般产品产能利
阅读更多2024年10月31日 · 作为氟化工材料龙头,多氟多近年来进军新能源领域。目前其主营业务为氟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锂电池,产品应用于电解铝、半导体集成电路、光伏、TFT液晶屏幕、电动汽车等领域。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