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循环发电系统

以空气作为吸热介质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可达到更高的工作温度。接收器通常采用腔体式接收器。以空气作为吸热介质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工作方式。 一种工作方式是将接收器中产生的热空气应用于朗肯循环热电系统,见图 8-10。

遥遥领先

为什么超1000+客户 信赖 我们

专业团队

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能源专家,确保为您提供最佳储能解决方案。

先进技术

采用最前沿的微电网储能技术,保证高效与稳定的电力供应。

定制化方案

根据您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适合的储能系统。

全天候支持

我们提供24/7的技术支持,确保您的系统始终高效运行。

高效节能

提供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靠保障

我们的储能系统经过严格测试,确保长期稳定与安全的运行。

客户评价

客户如何评价我们的太阳能储能解决方案

5.0

“自从安装了他们的太阳能储能系统,我们的能源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电力成本显著降低,整个过程顺利且无缝衔接,非常满意!”

4.9

“他们提供的定制化太阳能储能解决方案完美契合我们的需求,技术团队专业可靠,帮助我们实现了全天候稳定的电力供应。”

5.0

“这个太阳能微电网储能系统不仅环保高效,还帮助我们优化了能源使用,服务支持也非常及时到位,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立即行动!

立即开启您的智能微电网储能之旅,与我们一起实现能源管理的全新突破。

应用场景

客户案例

海岛上的智能太阳能微电网解决方案

通过部署先进的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这个偏远海岛成功克服了电力供应挑战。该系统将太阳能与高效储能技术结合,确保在电网断电的情况下,岛屿的居民和游客仍能享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实现真正的能源独立。

了解更多

偏远山区的太阳能微电网电力保障

在偏远山区,我们的太阳能微电网储能系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即便在极端天气和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系统依然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保障,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有效保护了脆弱的自然环境。

了解更多

私人度假别墅的绿色太阳能储能方案

这座私人度假别墅采用我们的太阳能微电网储能解决方案,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用于日常电力消耗,实现了绿色环保的能源使用方式。即便远离市电网络,也能确保度假别墅享有现代化、舒适的生活体验。

了解更多

盐选 | 8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

以空气作为吸热介质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可达到更高的工作温度。接收器通常采用腔体式接收器。以空气作为吸热介质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工作方式。 一种工作方式是将接收器中产生的热空气应用于朗肯循环热电系统,见图 8-10。

阅读更多

太阳能-sCO2循环发电系统集成及热-经济-环境分析与优化

目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SolarPowerTower,SPT)技术中动力循环多采用蒸汽朗肯循环,其整体发电效率较低。相比之下,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CarbonDioxide,sCO2)布雷顿循环因其热效率高,设备尺寸小,系统紧凑,耗水量低等优点,被认为是蒸汽

阅读更多

太阳能——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ISCC)发电方式介绍

太阳能——天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SCCS)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总体投资和上网电价。ISCCS是把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与燃气轮机发电相结合的一种发电方式。

阅读更多

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 (ISCC)发电系统

概述了国内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概况:从中低温到高温、从朗肯循环到联合循环、从单纯太阳能到太阳能与其它能源互补利用等跨越发展;从系统层面概述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互补

阅读更多

LNG冷能与中低温太阳能耦合燃气--氨水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能源的梯级利用及品位提升原理,结合LNG冷能、中低温太阳能以及燃气轮机系统的应用特点,提出一种耦合中低温太阳能和LNG冷能的新型燃气-氨水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将中低温太阳能与化石能源有机结合,通过重整反应和燃气轮机高效

阅读更多

基于布雷顿循环的碟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热性能研究

2018年5月15日 · 雷顿循环相结合的发电系统开展研究⑴。太阳 能与布雷顿循环系统通常采用塔式或者碟式集 热系统,与槽式系统相比,塔式和碟式系统能够 的气体热量,经由换热器对压气机里岀来的空气 进行预热,换热后状态点为4'',排入大气后恢复 到状态点1。 图3基于布雷顿

阅读更多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理论研究

开展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透平进口压力、透平进口温度、储热罐流出的导热油流量、太阳能集热器中导热油流量、环境温度等关键参数对系统净

阅读更多

「文献笔记」长文!太阳能光热转换+朗肯、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2020年10月11日 · 利用Aspen Plus中的相关流程模块构建太阳能湿空气布雷顿循环系统。 建立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效率和损的分析。 考虑蒸汽注入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阅读更多

5.2太阳能系统

2022年4月1日 · 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热水温度、供热水量; 2)太阳能供暖空调系统的供热量及供冷量、室外温度、代表性房间室内温度。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光伏组件背板表面温度、室外温度、太阳总辐照量。

阅读更多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设计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设计-实际功率工质流量根据热平衡方程:冷却水流量热水流量最高大发电效率参考文献:乔卫来,陈九法,薛琴,郑红旗.太阳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比较.能源研究与利用.2010:31-36 李晶.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热发电

阅读更多

基于NB-IoT的水循环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 针对光伏电池工作时温度升高导致发电效率下降,提出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云平台的水循环光伏发电系统.将采集的太阳能电池板环境数据通过NB-IoT专用网络上传到云平台,云端控制系统根据得到的数据对光伏电池组进行水循环降温,使光伏电池组始终处于最高佳工作状态;同时,系统

阅读更多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槽式 聚光镜 将太阳光聚在一条线上,在这条线上安装着一个管状 集热器,用来吸收太阳能,并对传热工质进行加热,再借助蒸汽的动力循环来发电。槽式聚光器的抛物面对太阳进行的是一维跟踪,聚光比为10~100,温度可以达到400℃。20世纪80年代中期槽式太阳能

阅读更多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设计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设计-3.3经过阅读文献,2],,选择干工质R123为循环工质。 图2中的热力学过程与图1对应,1-2为膨胀做功过程,2-3为等压冷凝过程,3-4为工质升压过程,4-5-6-1为定呀加热及蒸发过程,其中4-5为过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6为蒸发段,6-1为过热段。

阅读更多

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

2014年5月15日 · 第26卷 第2期 2013年6月 《燃 气 轮 机 技 术》 GASTURBINETECHNoLoGY Vo1.26 No.2 Jun.,2013 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 林汝谋,韩 巍,金红光,赵雅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 要: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1SCC)发电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动力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

阅读更多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工质及参数优化-【维普期刊官网

摘要 针对150~400℃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选取 R245fa、正戊烷、环己烷、甲苯、十二烷、癸烷、D4和 MDM 8种工质,根据热力学第一名定律,进行不同工况条件下太阳能带回热 ORC 系统的性能计算,并从 展开更多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阅读更多

太阳能-sCO2循环发电系统集成及热-经济-环境分析与优化

摘要:目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SolarPowerTower,SPT)技术中动力循环多采用蒸汽朗肯循环,其整体发电效率较低。 相比之下,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CarbonDioxide,sCO2)

阅读更多

ISCC发电系统研究进展

摘要: 太阳能热互补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热量,提升太阳能光电效率并减少原联合循环系统的燃料消耗,近年来备受关注。 对 4种典型的 ISCC系统集成模式研究

阅读更多

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

2014年5月15日 · 在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区域,新建太阳能互补的布雷顿循环、朗肯循环与联合循环电站,和应用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系统 (Inte—gratedSolarCombinedCycle,ISCC)对现有

阅读更多

五种ISCC光热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应用简介

2017年8月5日 · 2016年3月29日,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全方位球第一个地热和光伏光热两种太阳能发电系统联合运行的Stillwater混合电站投运。Stillwater地热电站由两个双循环发电单元构成,光热发电采用水工质槽式集热技术,与原有的地热发电系统共用相同的电力岛。

阅读更多

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pdf 15页

2019年4月5日 · 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pdf,26 2 《 》 Vol. 26 No. 2 第 卷 第 期 燃 气 轮 机 技 术 2013 6 GAS TURBINE TECHNOLOGY Jun.,2013 年 月 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 林汝谋 韩 巍 金红光 赵雅文 (,

阅读更多

五种ISCC光热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应用简介

2017年8月5日 · 光热发电项目通过与燃气、燃油、生物质能、地热、煤电等进行联合循环发电,可显著提高系统效率,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光热燃气ISCC联合循环项目. 摩洛哥在2010年建成了AinBeniMathar这一世界上第一个ISCC(IntegratedSolarCombinedCycle)光热燃气联合循环电

阅读更多

宁夏开启太阳能利用新篇章---国家能源局

2011年10月28日 · 哈纳斯ISCC电站项目改变了传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模式,将槽式光热发电系统与燃气发电系统集成,优化完善为槽式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系统,最高大化开发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阅读更多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应用

2020年4月9日 ·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或朗肯循环,其系统简化、结构紧凑、效率高、可空冷,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可以与各种热源组合成发电系统,在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热发电、余热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阅读更多

我国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主要包括集热器、储热罐、油水热交换器、发电机组以及冷却塔等。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加热导热油,然后通过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高温水,最高后传递给有机工质,有机工质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

阅读更多

集成小型堆和可再生能源的超临界CO 2 循环发电系统

2024年4月2日 · 1)将小型堆与太阳能、生物质能热源集成,对于高压透平入口温度390 ℃的系统,发电效率34.13%,对于高压透平入口温度550 ℃的系统,发电效率41.22%,系统效率比单纯的小型堆发电系统显著提高,并且机组出力提高,与太阳能结合,其负荷稳定性比单纯的

阅读更多

研究 | 光热电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论证

2023年9月24日 · 摘要:针对太阳能光热电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以常规50 MW等级光热电站边界条件为基准,分析了不同循环系统循环效率,选取了间冷式再压缩循环

阅读更多

基于太阳能再热循环的海洋温差发电系统性能分析与改进

与常规发电相比,海洋温差发电的冷热源温差较低,限制了整个循环的热力效率。论文在闭式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前,引入太阳能再热能,大大提高浅层海水的温度,从而改善了系统的热效率和实用性,进而引入静循环效率(NCE)用于评估该新型系统的性能。

阅读更多

新型太阳能热互补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研究

本文针对集成太阳能热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ISCC),深入研究了太阳能和联合循环系统耦合的集成特性和运行方式,分析不同集成方式下的热力学性能,探寻了太阳能集成的普遍规律,并在太阳能集成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系统,实现了能源利用更加高效清洁的目的。

阅读更多

ISCC发电系统研究进展

摘要: 太阳能热互补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热量,提升太阳能光电效率并减少原联合循环系统的燃料消耗,近年来备受关注。对 4种典型的 ISCC系统集成模式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了系统经济性能并介绍了ISCC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阅读更多

一种高效海洋温差能发电循环的性能分析

2020年7月31日 · Kim等对采用不同工质和循环方式的OTEC系统进行了计算,发 现采用R125的回热循环系统效率最高高。Yamada等通过对朗肯循环增加太阳能加热器来提高热海水的 温度,并在久米岛实际环境温度条件下对太阳能-海洋温差能联合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结果

阅读更多

太阳能(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2009年3月23日 · 太阳能(solar energy),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辐射),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

阅读更多

新型复叠有机朗肯循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

2024年11月8日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两级蓄热罐和复叠有机朗肯循环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该系统根据太阳辐照度的变化可在额定模式和放热模式间切换,以确保发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采

阅读更多

太阳能辅助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2019年8月11日 · 为解决单纯的太阳能热发电成本较高、能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辅助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为了提高系统热电调节灵活性,将燃气

阅读更多

一种温控加热型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2023年7月19日 ·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基于" 温度对口,梯度利用"原则,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可信赖的供能系统。ISCC系统中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加热给水,实现了能源互补,克服了单独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负荷变动大、需要大规模蓄热装置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太阳能

阅读更多